《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曾締造全球票房超過美金六億,全台票房超過新台幣 2.8 億的科幻神片
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所執導,於2014 年首次上映的《星際效應》由約翰李斯高 / 大衛歐洛沃 / 安海瑟薇 / 潔西卡崔絲坦 / 馬修麥康納 / 凱西艾佛列克 / 麥特戴蒙 / 米高肯恩所主演。
電影描述近未來的地球黃沙遍野,小麥、秋葵等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滅絕,人類不再像從前那樣仰望星空,放縱想像力和靈感的迸發,而是每日在沙塵暴的肆虐下倒數著所剩不多的光景。在家務農的前NASA宇航員庫柏接連在女兒墨菲的書房發現奇怪的重力場現象,隨即得知在某個未知區域內前NASA成員仍秘密進行一個拯救人類的計劃。
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現神秘蟲洞,NASA藉機將數名宇航員派遣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在布蘭德教授的勸說下,庫珀忍痛告別了女兒,和其他三名專家教授女兒艾米莉亞、羅米利、道爾搭乘宇宙飛船前往目前已知的最有希望的三顆星球考察。 他們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絕望而孤獨角落,總有一份超越了時空的篤定情懷將他們緊緊相連…….
圖源:劇照,其後亦同
當年《星際效應》上映後,因為電影縝密而細膩的劇情與科學理論基礎,搭配炫目的視覺及華麗的配樂,讓觀眾隨著主角身歷其境探索宇宙,在全世界造成轟動。當年締造全球票房超過美金六億,全台票房超過新台幣 2.8 億的優異成績,IMDb 至今評分 8.7,排進全球影迷票選電影排行榜 IMDb Top 250 名單中,在影迷心中仍有難以動搖的地位。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中的三幕式推進,與角色們的情感線索密不可分
開端時,父女生活先行鋪墊了二人的感情以及必要的伏筆。前NASA飛行員庫柏本來在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地球上作為農民養家糊口,與岳父和一兒一女共同生活,而與古靈精怪的女兒墨菲尤其性情相投。在女兒房間“幽靈”這一超自然存在的啟示下,庫柏父女發現了遠避人世的NASA和他們暗中籌劃的計劃。庫柏接受了布蘭德教授的任務,其主要動機仍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和他們的未來,但女兒對此並不認可。在庫柏離開時,原本融洽的父女親情由此斷裂,二人的溝通也隨著父女空間和時間上不可逾越的距離而漸趨消逝二人在空間和情感上產生分離。
在發展與對抗階段,庫柏一行人乘坐Endurance號進行的探索任務作為主線,卻接連遭受重大挫折,對任務的責任與對女兒的承諾逐漸開始衝突。由於黑洞時間延遲效應的影響,墨菲已長大並輔助布蘭德教授理論研究,作為副線的中心人物登場。整個計劃真相的揭露,使其對人類未來的信心產生動搖,而對父親的矛盾心情與日俱增。在中後段的蒙太奇的交接中,父女二人的命途同時進入低谷,遭遇生死與信任的重大危機,但仍然在各自的時空中進行著頑強的抗爭。
結局或解決篇中,庫柏和墨菲的雙線最終在敘事和情感上匯流統一。庫柏關鍵時刻捨棄自我,而選擇了保全艾米莉亞和人類的未來;墨菲從迷惘中振作,決定回到對父親情感與回憶的起點尋找一線希望。但殊途同歸,被吸入黑洞的庫柏發現身處奇異的多維世界,重新和女兒心意相通,並意識到了自己的真正使命;墨菲感應到父親的思念,借助庫柏利用重力傳遞的信息,獲得了掌控重力理論的關鍵數據。
當然,被時間和空間分隔的二人最終還是得以重新相聚,庫柏履行了自己回家的諾言,墨菲的理論拯救了人類。再會之後,庫柏再一次踏上旅途,無所牽掛地前往艾米莉亞所在的人類新家園。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的獨特性在於它要展示的是人類不曾探索過的未知領域
單從視覺效果出發,《星際效應》的攝影其實不如早些時候艾方索柯朗的《地心引力》,但《星際效應》的獨特性在於它要視覺展示的是人類不曾探索過的未知領域。在表現未知,缺乏參照系或評價標準時,對科學細節的精心度反映出的是創作者的誠意。儘管不是所有的細節都經得住推敲,但《星際效應》中的以下元素為其硬科幻的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
● 人類走向滅亡的設置——環境惡化的現實主義
● 太空站的設計方案及旋轉產生人造重力
● 高維空間在低維空間裡的投影形式
● 相對論對時空扭曲的猜想(包含極大的誇張,比如在外星一小時,人間已七年的情況下重力只有1.3G)
● 黑洞的外部視覺形態
● 黑洞潮汐力
● 黑洞內部的時空奇點的幻想
這其中黑洞的球體展示在科幻電影中是里程碑式的,將永載影史。
在《星際效應》中,「愛」作為一種力,指引太空人探險家來到了這個方位... ...
就好像重力決定了三維世界裡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愛,作為一種高維度的「量子力」,可以決定人在高維空間裡的位置,也就是人將出現在低維空間投影中的何時何地。後來庫珀在失去意識之前看到了 Endurance 空間站他們通過蟲洞時的布蘭德博士,有了那個神秘莫測的握手,這也同樣是愛的力量。
愛作為超越物理規律的信仰,是脫離物理空間的人類精神世界的力量,人類對愛的回歸是確認自身存在價值的坐標,這個回歸是抽象的,哲學性的;但在《星際效應》中,愛不再是一種抽象的精神力,而被描繪成了高維空間量子態的一種具體的、實際存在的力,就跟重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相類似,實際參與了宇宙的物質組成,甚至很可能是高維空間的某種基本力形態。
《星際效應》試圖對愛進行的這個具體的、物理態的力學解說方式,是極具突破性的,非常驚艷。
【新浪娛樂】專訪《星際效應》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愛是宇宙終極答案」
《星際穿越》涉及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你卻用比較傳統的技術手段去呈現它。為什麼依然排斥CG?
我認為無論特效再怎樣複雜,也無法複製出真實的感覺。從成本上講,CG其實更貴。拍攝時實景是很有幫助的,演員能夠真實地感受到當時的情境。
怎樣平衡科學嚴謹性,和對於觀眾而言的可看性?
普通觀眾第一次看是不可能深入理解這些理論的,我們只能希望觀眾感受到效果。舉個例子,當你看007的爆炸場面時,你不必明白爆炸的原理是什麼,你只需知道爆炸的威力。我相信觀眾可以感受到我們建立的世界,而不必知曉其中的運行原理。
你對物理學感興趣嗎?平時會主動研究黑洞之類的嗎?
其實我對物理並沒有興趣,有科學家來幫助我呈現細節。我小時候對太陽系怎麼運轉有興趣,但也沒有去進一步深究。我覺得對其他專業領域保持一段距離對導演來說反而比較好。
你的所有作品都很難以某一類型來定義,對拍攝類型片就絲毫沒有興趣?
類型片是一個很方便將觀眾帶入劇情的方式,能讓觀眾有明確的觀影期待,但我的確喜歡把不同類型片的元素混合起來,希望能給大家不同的體驗。
為何你一直都很重視敘事結構的創新?現在電影技術越來越發達,好的故事卻貌似越來越少。如果請你為一名編劇新人提供一些建議,你會告訴他什麼?
如果讓我提建議,我會說不要把結構和故事本身分離開來,它們應該是融為一體的。我看過許多結構很花哨,故事卻一團糟的電影。世界上所有故事的內核可能只有幾種,但形式卻是千變萬化的。只要人類繼續生存,就要相信會有源源不斷的好故事產生。
哪些電影給了你靈感來創作這部《星際效應》?
我無法避談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構思電影時不能假裝它不存在,那的確是一部非常偉大的作品,對我以及許多導演的創作都有很多啟發,比如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我對電影最早的記憶之一也是我父親帶我去看《2001:太空漫遊》,看到人類向宇宙最遠處前進,那時我就想,如果我有機會,一定也要拍一部關於宇宙探索的電影。1983年的《太空先鋒》也對我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發布會上,你說最欣賞的中國電影是張藝謀的《菊豆》,為什麼?
我對這部電影絢爛多彩的畫面印像很深。還有出殯那場戲,是西方世界從未見聞過的場景,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你作品中的主角往往都是沒有完整家庭的,《星際效應》裡的男主角更是承擔著從“家的缺失”到“家園的失去”的重負。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設定?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
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通常做什麼事情都會與家產生關聯。我不知道總體而言我算不算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星際效應》還是對全人類的未來有樂觀態度的,主角們也都很樂觀。
你真的相信愛是一切的終極答案嗎,即便是諸如宇宙終極這樣的宏大問題?
毋庸置疑的是,愛是一切人類問題的終極解決途徑。我覺得這部電影探討的一個有趣問題是,科學至今還沒有解析和量化人類情感的途徑。我始終覺得宏大和微小是可以結合起來的,因為再大的問題最後也會回歸到我們是誰、我們之間靠什麼維繫等簡單問題上。
而看過此部電影的觀眾則有以下感想:
時間可以伸縮和折疊,唯獨不能倒退。你的鶴髮或許是我的童顏,而我一次呼吸能抵過你此生的歲月。
太壯闊了,無以言表!40'漸入佳境,80'嘆為觀止,120'淚流滿面,160'恍如隔世…不曾如此貼近浩瀚星空,被它環抱;不曾如此觸摸生命之弦,遁入五維幻境。瑕不掩瑜的科幻神作,刷新視覺的IMAX體驗,觀影前撒好尿,準備接受近三小時的淚腺洗禮。“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超越時空感知它的存在”
我想給100顆星,這可能是我至今看過最令我震撼的電影了。到電影結束時候還不斷流淚,奇蹟不是因為有上帝也不是有什麼不可知的某種力量,正是我們自己,人類不相信人類的力量把那些我們無可預知的奇蹟都認為是上帝的功勞。
一邊太空冒險,一邊是通俗的情感戲。無論外表多硬科幻:蟲洞、黑洞、太空冒險、多維空間……最核心的仍是親情與愛。科學與理論其實都是為感情服務的,用很硬的外殼包裹最柔軟的情感。也因為此,它不會是2001那樣嚴肅偉大的科幻片,但卻有更飽滿的感情。
嚴格說,這不是一部太空電影,太空片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能打破倫理性視角,而從超越維度(宇宙論,宗教)重新把握人類社會。而諾蘭的努力,則更近於用物理學之外的盲點,拔高人倫價值。這個觀點借電影視聽效果獲得了情感上的保證。但也犧牲了形而上的深度。
安海瑟薇最後變成了誰?對了,女媧嘛。
諾蘭的科幻片其實和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不是一個體系。
看哭了,哭的非常慘,從沒想過一部電影能給我帶來這樣可怕的震撼;現在看完已經兩個小時了,但深深印在腦海裡的那些元素:諾蘭的技巧,馬修的演技,季默的配樂,以及親情的最終命題,都讓我的心臟又回到觀影時的那種幾乎炸裂的感覺。我覺得要很長時間才能緩過來了。
這次燒腦的不是故事結構,而是星際穿越的理論,然後根據這些理論製造出來的視覺奇觀,劇作結構依舊是諾蘭常用的平行蒙太奇加速,最後的反轉也算是回環式了。
極純粹的情懷——對人類命運的關切,漂流星際的孤寂,對未來的希冀,沉澱在品質中有力而不彰的愛。人類高貴之時就應該這樣生活,而不是像陷身泥沼一樣在自己的義和罪,樂與苦中呢喃哭泣。氣勢磅薄的史詩,甚至是上主的史詩。
我喜歡,如果人生是一個閉環的環形廢墟,那麼起點和終點就是愛和親情在等待我們。
情感力量高於一切宇宙哲學。
婆婆媽媽的末日太空肥皂劇........
對黑洞奇點的猜想和哲思高度明顯差距庫柏力克,卻依然不乏亮點。任何仰望星空的科幻迷都應仔細觀看。
失敗之處在於,本來應該是硬科幻的問題去用硬科幻解決,但還是被文藝帝扯到了愛與人性。
正常的好,情感溶入比《全面啟動》做的紮實、充沛,看到最後,不可避免,熱淚湧出。可是,幾乎沒有除情感之外的震撼力量,對想像、好奇、激情的觸發,甚至不如《普羅米修斯》。在“宇宙與人”這一宏大命題面前,諾蘭突然變成史蒂芬·史匹柏,止步於個體情感的撫慰,確實讓人感到小小的遺憾。
留言區